说起姬胜德这个人,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“红色家庭出身,怎么会走到这一步?”确实,他出生在革命世家,父亲姬鹏飞是新中国的大人物,母亲许寒冰也是老革命。可惜,姬胜德没把父辈的正气传承下来,反而在权力和金钱的诱惑下越走越偏,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牢里。
一、姬胜德的背景:红色家庭出来的少将
姬胜德1948年出生在北京,家里背景那可是响当当的。他爸姬鹏飞1910年出生在山西临猗,年轻时参加过长征,后来在新中国干了不少大事,当过外交部长、国务院副总理,算是开国功臣之一。他妈许寒冰也不简单,抗战时期加入新四军,后来在外交部非洲司干过副司长。这样的家庭,搁谁身上都是个金光闪闪的起点。
姬胜德从小就沾了父母的光,成长环境比普通人强太多。他自己也算争气,脑子不笨,仕途起步挺顺。他进了军队,靠着能力和背景一步步往上爬,最后坐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部副部长的位置,还拿到了少将军衔。按理说,能到这个份上,他应该知足了,毕竟这是多少人一辈子都摸不到的高度。
展开剩余83%在军队里,姬胜德干过一些大事。比如90年代,中国想从乌克兰弄回“瓦良格”号航母(后来改名叫“辽宁”号),这事儿可不简单,涉及国际谈判和各种复杂交易。姬胜德利用总参在香港的关系网,帮海军牵了不少线,算是立了功。这件事让他在军里名声大噪,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有本事的人。
可问题就出在这儿,权力越大,诱惑也越大。姬胜德没守住底线,开始跟一些不三不四的商人混在一起。他利用手里的职权捞钱,把公家的资源当自己的提款机。更离谱的是,他还把老婆孩子送到美国,买了好几处豪宅,账户里存了一堆外币,明显是给自己留后路。这哪还像个军人啊,简直就是个贪官的路数。
二、1999年被查:起初硬扛,想靠爹救命
1999年,姬胜德的好日子到头了。那年厦门远华走私案爆出来,这个案子牵扯面特别广,涉案金额高达几百亿。调查组顺藤摸瓜,发现姬胜德跟这事儿脱不了干系。3月中旬,他正在珠海忙公务,突然接到通知,让他回北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。他到了玉泉山会场,感觉气氛不对,平时爱聊天的同事都不搭理他。会议刚开始,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就宣布了对他隔离审查的决定。
姬胜德当时就慌了,但还没完全放弃。他第一反应是搬出他爸姬鹏飞的名头,想靠老爹的关系摆平这事儿。他当场就问审查人员:“我爸知道这事儿吗?我能不能见张万年和尉健行?”这话听着挺硬气,其实底气不足。他觉得自己家世显赫,又是军方高官,组织多少得给他点面子。可军纪委书记周子玉一句话就把他怼回去了:“你以为是小问题吗?你干了啥自己心里没数?”
调查很快就挖出了姬胜德的罪行。第一,他收了2130多万的贿赂,其中1590万换成外币存到国外;第二,他挪用和侵吞了近千万的军事资金,拿去挥霍或者给家人买房;第三,也是最致命的,他跟外国政府有不正当联系,还泄露了军事情报。比如,他通过中间人给美国民主党捐了30万美元,想影响1996年美国大选。这种事儿在军方眼里就是叛国级别,谁也保不了他。
一开始,姬胜德还不老实,拒不交代,想硬扛过去。他觉得自己有老爹撑腰,组织不敢动真格。可随着证据越来越多,他扛不住了。1999年8月,军事法庭正式开审,中央军委和中纪委一致建议判他死刑。这消息传到姬鹏飞耳朵里,老爷子彻底急了。
姬鹏飞那时候已经快90岁了,身体也不好,但为了儿子,他豁出去了。他给军委领导张万年、迟浩田写信,求他们看在他多年为国卖命的份上,饶儿子一命。他还亲自跑去老战友那儿求情,找了薄一波、宋任穷、万里这些人,一个个拜访,话里全是恳求。可惜,姬胜德的罪行太严重,尤其是泄密这事儿,军方根本没法容忍。老同志们虽然心里同情,但没人敢出头帮这个忙。
2000年1月,中办主任王刚亲自上门,告诉姬鹏飞中央的决定:死刑维持不变。老爷子听完后,整个人都垮了,没几天就因为心脏衰竭进了医院。这时候,姬胜德还在隔离审查中,完全不知道外面的情况。
三、父亲去世后态度大变:供出10多人保命
2000年2月10日,姬鹏飞去世了。这对姬胜德来说是个晴天霹雳。他妈许寒冰强忍悲痛,还在为儿子奔走。她跑到薄一波家哭着求情,总算争取到让姬胜德参加父亲追悼会的机会。不过条件很严,只能短暂露面,结束后马上回去,不能送灵车去八宝山。
追悼会上,姬胜德在武警押送下出现,低着头站在母亲旁边。他看着父亲的遗像,眼泪哗哗地流。可能那时候他才意识到,自己不仅毁了自己,还把父母最后的日子拖进了痛苦。父亲一走,他彻底没了靠山,也没了侥幸心理。
回到看守所后,姬胜德像是变了个人。他开始主动交代问题,把自己知道的都抖了出来。他供出了10多个涉案人员,有跟他一起收钱的商人,也有军里的同伙。这些人的名字和具体事实他交代得清清楚楚,调查组顺着他的线索又挖出一堆黑幕。这一下,姬胜德算是立了功,给了自己一条活路。
2001年,军事法庭一审宣判,姬胜德被判死刑,缓期两年执行。他不服,提了上诉。2002年,二审法院看他后期配合得好,又有立功表现,把死缓改成了无期徒刑。从那以后,他就一直在监狱里待着,再也没出来过。
四、咋回事儿?一个教训值4500字
姬胜德这事儿,说白了就是个典型的“有权就膨胀,有钱就忘本”的例子。他本来起点高得吓人,家里又是革命传统,按理说应该好好干,报效国家。可他偏偏没管住自己,权力到手就变味儿了,贪钱、泄密、给家里铺后路,啥都干了。
他一开始对抗审查,觉得自己有老爹罩着,组织不敢动他。这想法其实挺天真,法律面前哪管你是谁的儿子?姬鹏飞活着的时候,确实试过保他,可惜罪行太重,谁也救不了。父亲去世后,他才醒悟过来,赶紧交代问题保命。这转变听着挺戏剧性,但仔细想想,也挺正常。人没了靠山,恐惧和愧疚一上来,自然就老实了。
这故事里还有个让人感慨的地方,就是姬鹏飞。他一辈子为国为民,到老了却为了儿子四处求人,最后带着遗憾走了。许寒冰也是,丈夫刚走就得为儿子操心,日子过得太苦。这一家子,本来应该是光荣的象征,结果因为姬胜德,全毁了。
再说说那10多个人。姬胜德供出他们,说明他不是一个人在犯错,背后有个利益网。这些人可能是他的下属,也可能是跟他勾结的商人。他们被揪出来,也算给国家清理了毒瘤。但这事儿本身挺讽刺,姬胜德要是早点老实交代,没准还能少连累点人。
最后,姬胜德的下场是自找的。无期徒刑听着比死刑轻,可一辈子在牢里,也没什么盼头了。他从少将变成囚犯,落差大到没法想象。这告诉咱一个道理:别以为有背景就能为所欲为,法律不认爹。再者,家教也重要,姬鹏飞夫妇那么正派的人,咋就没把儿子教好呢?这问题值得琢磨。
姬胜德这辈子,起初风光无限,最后却把自己玩进了深渊。从对抗审查到主动交代,他走了一条让人唏嘘的路。父亲姬鹏飞去世成了转折点,但归根结底,是他自己没守住底线。
发布于:吉林省聚富配资-炒股加杠杆平台-配资网官网-配资网站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